【第十站 沙河】长城网记者 冯硕 赵娇莹 现场报道
早上醒来,你习惯性地点开手机,在光滑的触屏上浏览信息。随后起床操作豆浆机触控面板,选择模式准备可口早餐。到单位后,又面对着电脑液晶显示屏开始一天的工作……
发现了吗?大屏小屏,早已渗入你的日常。这些由普通玻璃升级迭代的玻璃制品,与人们的工作生活深度融合。
玻璃制品。长城网记者 冯硕 摄
成长、奋斗于“中国玻璃城”沙河的张栋,比旁人更直观地见证着这些变化。
2009年,24岁的张栋从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面对学校分配的苏州、杭州等南方大城市的工作,他选择转身回家乡小城发展,“家乡就有玻璃产业,一样有施展的舞台。”
2021年,36岁的张栋已是鸿昇玻璃有限公司生产办的车间副主任。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他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刚毕业那会儿什么都没有,现在车房都有了,生活是越来越好。”
张栋在生产中控室介绍一窑两线超薄光伏电子玻璃生产线。长城网记者 冯硕 摄
十二年,张栋完成了自身多重身份的转变,也看着自己从事的沙河玻璃业不断革新,向着深加工、多品种、高质量、高效益方向快速发展。
4月18日,和往常一样,穿过五十多度的生产车间走进生产中控室,张栋抹了把头上淌下的汗,看着车间内部的炉窑实时监控画面,感慨道,“当时我们是五六个人操作一台机器,整体来说比较粗放,现在我们只需要在控制面板上输入几个参数,机器就自己完成了。”
玻璃生产车间。长城网记者 冯硕 摄
随着全自动设备的普及,沙河的玻璃产品也拥有了更高的附加值。“现在我们将原有的一条普通浮法玻璃生产线,升级改造为一窑两线超薄光伏电子玻璃生产线,产品能广泛应用在太阳能基板、高档汽车玻璃、高端显示器等多个高新技术领域,填补了沙河多年来只能做建筑玻璃的空白。”
“玻璃产业作为沙河的特色主导产业,目前进入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阶段,已实现重大突破。”沙河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章益民说,沙河不断压减玻璃产能,在产玻璃企业已实现“超超低”排放,与此同时,推进工业设计与玻璃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加速科研成果落地转换,促使玻璃产业不断上档升级。
走出车间,正碰上满载玻璃的卡车驶出园区,张栋脸上有着掩饰不住的自豪,“现在交通越来越方便,每年到日韩、东南亚等地的出口份额能占年产值的40%,我们沙河玻璃不愁销路。”
沙河畅通的高速路。
站在又一个十二年的起点,张栋充满期待,“工作的过程,也是我人生阅历不断丰富的过程。再往后看十二年,我还要不断学习,努力跟上公司和家乡的步伐,争取在玻璃产业的更多发展大事上留下自己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