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地处京畿重地,交通路网四通八达,物流是否畅通不仅关系全省经济循环,也事关全国发展大局。河北“三港四区”(秦皇岛港、黄骅港、唐山港京唐港区、曹妃甸港区),一直是北煤南运的重要源头港,近年来年均煤炭运量为6.59亿吨,占北煤南运总量的90%,曹妃甸港区还承担着保障北京地区LNG(液化天然气)供应的重要任务。
河北海事局把海上物流保通保畅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持“稳”字当头,着力在统筹疫情防控、物流保通保畅、港口经济发展上下功夫,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协同配合,全力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保障国家重要能源物资和京津冀地区重要生产生活物资供应,举全局之力精准服务“民生托底、物流畅通、产业循环”。
两级响应机制保障重点物资运输
5月7日,在曹妃甸海事部门的远程护航下,马耳他籍LNG船“COOL VOYAGER”轮顺利靠泊唐山京唐LNG接收站码头,该轮载运液化天然气约6.8万吨,将为北京市乃至华北地区居民提供用气保障。
自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水路运输保通保畅有关工作的通知》以来,河北海事局按照交通运输部、部海事局的工作要求,周密部署、高效组织,以机制建设促进监管与服务质量提升,在辖区电煤、LNG等重要能源运输保障工作中勇担重任。
“我们根据实际需求,分别建立了能源运输形态分析评判机制、两级响应机制、协同保障机制和多方合作机制,全面提升海事部门能源运输保障精准性和效率。”河北海事局局长张铁军介绍道。
据了解,为保障煤炭等重点物资运输高效畅通,河北海事局全面掌握辖区港口库存量与下水量动态、船舶进出港艘次和锚泊变化等数据,并组织人员科学分析、精准研判,从交通管理、船舶监督、手续办理等方面,推出了“零延时”调度指挥、“大编队”交通组织、“精细化”交通管制、“精准化”乘潮出港等多项措施,为电煤等重点物资保供提质增效。
寒潮大风等天气对LNG船舶进出港影响较大,长时间极端恶劣天气甚至会造成船舶压港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河北海事局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印发了《河北海事局电煤、LNG等能源物资运输应急保障方案》,建立起紧张状态和紧急状态两级应急响应机制,制定了恶劣天气、严重冰情、航标异常、船舶主机故障、航道堵塞等5种险情应急处置要点。
“能源运输两级响应机制在实践中发挥出良好作用。”河北海事局副局长牛国旗说,“去年12月中下旬,连续恶劣天气对辖区船舶进出港造成较大影响,我局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精准应对,10天内连续保障了5艘LNG船舶抢抓窗口期安全接卸,使唐山LNG接收站罐存量由46.8%快速提升至78%,高效组织各港口电煤船舶紧急疏港,锚地待泊电煤船舶由245艘降至144艘,降幅达70%。”
除此之外,河北海事局还指导各分支局因地制宜建立“6+N”电煤运输保障机制和周报告、月调度制度,协同确保能源运输供应链安全高效畅通;面临曹妃甸LNG接收站罐存量几度低于70%控制线的严峻形势,推出“四优一降三提升”专项保供举措,开辟“绿色通道”办理LNG船舶进出口岸手续105件次,启用引航员应急登轮点35次,促使LNG船舶进出港效率提升25%以上。
河北海事局牢固树立“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全力做好物流保通保畅各项工作。据统计,今年2月1日至5月5日,该局累计保障电煤运输船舶进出港5790艘次,电煤下水量16829万吨,安全保障LNG进出港船舶12艘次,同比增长10%,接卸液化天然气89.55万吨,同比增长19.51%;4月春耕以来,共保障化肥、大豆等农用物资34.98万吨。
“一进两出”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做好北煤南运保障工作,是河北海事局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形势下,能快速精准了解企业需求,并及时推出行之有效的保障举措,是做好该项工作的前提。
“我局按照部党组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能源运输应急保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对保供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安排,确保抓防控、保畅通、促产业有机统一。”张铁军说。
根据会议部署,该局局领导先后5次带队深入辖区各港口开展调研督导,实地了解港航企业需求,现场协调解决问题,对提高船舶周转效率、加强疫情防控、风险隐患排查、险情应急处置等工作提出要求。同时,还邀请中远海运散运、河北港口集团煤炭交易市场专家,就疫情下的国际大宗散货航运趋势、国家电煤运输供应宏观经济形势等进行专题授课,拓展领导干部全球战略视野,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
5月2日,进港船“登云9”轮与出港船“神华516”轮、“华衡166”轮在黄骅港煤炭港区双向航道中会遇并安全驶过,标志着5万吨级电煤船舶重载双向通航“一进两出”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黄骅港煤炭港区隶属于国家能源集团,是我国北煤南运第一大港口,承担着国家电煤运输重任,已连续3年煤炭下水量居全国港口首位。一直以来,相关企业对于进一步提升航道通航效率呼声较高。
为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沧州海事局联合国能黄骅港务公司,本着“安全第一、逐步放宽”的原则,在前期电煤船舶双向通航“一进一出”较为成熟的基础上,安排电煤船舶双向通航“一进两出”,逐步放宽双向通航条件,进一步提升航道通过能力。
在此基础上,沧州海事局坚持科技赋能、精准管控,利用“帆动心至”创新工作室开发的水文气象精准监测和预警一期平台,获取双向通航水域未来24小时风力、能见度、海浪预报信息,为实时双向通航做好准备。同时,做好与引航、港口、拖轮、船舶、施工单位、代理公司等信息共享,确保双向通航安全。
“下一步,我局将深化与地方政府和相关港航企业的能源运输协同保障机制,以更高政治站位、更高水平安全保障、更高效率船货畅通、更新智能科技手段,全力推进北方能源运输海事保障引领区建设。”张铁军说。
政务服务热线提升办理质效
4月底,河北海事局开通助企纾困政务服务热线,统一设置热线尾号为12328,对标全国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服务标准。省局层面助企纾困问题咨询5812328,分支机构层面分别为5912328(秦皇岛海事局)、5012328(唐山海事局)、5512328(沧州海事局)、5212328(曹妃甸海事局)。该热线涵盖40项海事业务,实行智能语音解答与人工接听相结合,提供7×24小时全时段“不打烊”服务,积极帮助辖区港航企业、船舶和船员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五一”假期前,秦皇岛市海港区西港航海运动培训学校将一面写有“热情服务 细致周到 认真负责 办事高效”的锦旗,送到了秦皇岛海事局政务中心。
原来,该培训机构通过“5912328”线上预约功能,提交了17名学员游艇驾驶证信息集中采集的预约申请。秦皇岛海事局政务中心贴心地把信息采集所需的电子照片格式和健康码、行程码、体温测量等疫情防控要求,第一时间反馈至培训机构,为17名学员合理安排业务办理时间,安全有序高效地完成了信息采集工作,最大程度减少人员聚集和学员业务办理的等待时间。
行政相对人满意的背后是河北海事局未雨绸缪的工作部署。为严守内外部疫情防控防线,该局依托“海事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开展“云端接单”大证书邮寄等各类“不见面”政务服务举措,既减少了现场接触又提升了政务服务效率。
保障船员正常换班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重要前提。河北海事局认真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国际航行船舶船员换班工作的通知》,推动各方落实船员换班职责,共同推动实现“应换尽换、应换快换”,确保到港船舶疫情“零输入”。
4月27日,曹妃甸海事局协同地方疫情防控部门及海关、边检等单位,仅用12小时便完成了“金满华6”轮船舶进港、信息核查和审批办理等工作,保障21名船员下船、21名船员上船顺利换班,下船的21名船员在码头等待转移至指定隔离点。
据了解,曹妃甸海事局工作人员在接到该船舶换员信息后,充分发挥国际航行船舶船员换班工作专班的优势作用,启动协调程序,与地方防疫部门、海关及边检等单位进行沟通协调。同时,向船员派遣公司传达属地疫情防控政策,对船公司提供的船舶、船员材料进行审查,指导完成船员换班的申请审批和船员下船疫情防控,积极推动该轮船员换班工作顺利进行。
除此之外,河北海事局还强化监管科技创新。在第一届“互联网+智慧海事”青年创意创新大赛中,推出了“小海”智能语音助理、“5G+云平台”远程港口国监督检查、国际航行船舶非接触式“模块化”检查等创新成果。其中,利用“5G+云平台”实施电煤船舶远程港口国监督检查,单船平均节约近2个小时。
结合疫情防控和保通保畅形势,下一步,河北海事局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压实各方责任,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全力做好物流保通保畅各项工作,在保障国家重点战略物资运输安全畅通、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彰显海事担当。